“是我对不起你和胤祚。”
知道对不起有什么用,补偿又不补偿,只会动动嘴皮子。
祝兰面上不显,心里把玄烨骂了个遍。要不是担心他真的不吃不喝出什么事情,太子提前上位,她才不会来关心他。
“外面风又大又冷,你一路过来有没有被冻着?”
玄烨去拉祝兰的手,只觉得入手一片冰凉,他蹙起眉唠叨道:“来的时候怎么不揣个手炉,天寒地冻的,你现在又有身子,万一出什么事怎么办?”
能出什么事,都是一路坐轿撵过来的,也就在外面等了几秒钟的时间而已。
“几步路的事情,哪里就这么娇贵了,从前内务府小选的时候嬷嬷们的训诫比这多了去了。”
祝兰的手摸上玄烨这段日子来逐渐变得瘦削的面颊:“万岁爷才是要注意自己身子才是。”
“一国的担子在身上……总是不吃饭怎么行呢?”
“我实在是食不下咽……”
玄烨面色苍白,又想起太皇太后生前的音容笑貌,原本就红的眼圈更红了,眼泪顺着面颊不住地往下流。
祝兰坐在他身边,觉得这个人又可怜又可恨。
或许这就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吧。
端看他平常的言行举止来说,很难说他不是一个好阿玛。
或许正是因为年少时没有得到过亲情的缘故,因此玄烨在情感方面相较于其他帝王来说要更加充沛。
他对每一个孩子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教育他们成才,关怀他们的身体,有什么好的东西或者稀奇古怪的东西都愿意给孩子们带着。
这也可能正是康熙一朝后期发生九龙夺嫡事件的一大因素。
但是这些疼爱都建立在不会妨碍到太子的情况下。
于玄烨而言,太子到底是不一样的。
但是对祝兰来说,她不能接受这种区别对待,尤其是在自己的孩子受到威胁的时候。
等到祝兰提着食盒回宫后,玄烨问侍立在一旁的梁九功道:“太子如何?”
“回万岁爷,太子爷这几日一直勤勤恳恳念书,昼夜不停。”梁九功低着头道。
玄烨一愣:“他没捎什么话么?”
梁九功摇摇头。
玄烨说不清自己心里什么滋味,这段时间来无论是悲痛难抑的爱兰珠还是日渐消瘦的胤禔,都会捎话或者捎信进乾清宫。
就连年幼的雅利奇和胤禟他们,都会让母妃来传达他们对玄烨的关心。
相较之下,太子就显得有些凉薄了。
……
玄烨垂着眼睛看着刚刚祝兰递给他的绢帕,上面绣着一朵春兰。
*
慈宁宫与慈仁宫距离太近,玄烨这段时间每次去拜见太后时总会想起太皇太后生前。
一连几日后他就与太后商议,在乾清宫的东侧新修了一座宁寿宫,太后以及其他的太妃太嫔全部被迁到了宁寿宫。
冬去春来,冰雪消融。
屋外的梅花都开了,淡淡的幽香传来,钻进了雅利奇的鼻子,闻起来让人心旷神怡。
雅利奇摇了摇床边的摇篮,摇篮里面躺着一个熟睡的婴儿。
他缩着小手小脚,原本红彤彤皱巴巴的脸蛋长开了很多,眉眼之间依稀还能看出些玄烨的影子。
胤祯是太皇太后在梓宫发引的后一天出生的,可能是因为日夜不停的哭灵,哪怕有玄烨特意下令的恩旨,祝兰还是早产了。
只不过虽然是早产儿,
胤祯的身体反而没有多虚弱,甚至比足月出生的胤祚更加健康。
他的出生给本来哀伤沉重的康熙二十七年罕见地添上了一抹亮色,让玄烨本来极其悲哀的心里稍微有所慰藉。
“如今要守孝,佟家那位二姑奶奶又要生生熬着,如今都二十岁了,还未出嫁,在京中都成了许多人茶余饭后的闲谈了。”
舒舒在屋内与祝兰一起做绣活。
今年开春要比往年晚一点,但是气温升得也快,不过是三月初,桃花已经开得极盛了。
三月十八日原本应该是万寿节,只是今年万寿节太皇太服制未过百日,玄烨便下令停止庆贺。
只是皇上说不必庆贺,不代表真的没有人送礼。
不说前朝那些官员私底下往乾清宫源源不断送了多少东西,就连妃嫔之中家里有能力的,多多少少都寻了一些稀奇东西来恭贺圣上的寿辰。
乌雅家原来也送了一套象牙万寿管笔,只是祝兰左看看右看看,觉得实在是没有什么新意,便自己动手绣了一幅百蝶寿字图。
绣图的正中间是楷体双钩“寿”字,空白处填绘百只蝴蝶。图上的字都是胤禛写的,笔法精妙,结构严谨。
蝴蝶的“蝶”与耄耋之“耋”字同音,因此古人以蝴蝶意指高寿。
在双钩的“寿”字中填绘蝴蝶、人物、山水等带有祈福延年的事物,最后落于绣面上,属实算不上是一件简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