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堂形势变化和后宫惠妃皇后之争牵扯诸多。
后宫勾心斗角朝堂的所有人心里都是有数的,只是没有人敢表露出口罢了。
但是没想到,慕云欢竟是直接一语道破,这就是摆明了和安宁公主、皇后撕破了脸。
他们怕,但方丞相就算怕也要开口,此时只是恨铁不成钢:“回皇上,还请皇上莫要听侯夫人妇人之见,她不过一介妇孺,怎么敢妄论朝政?况且那凤凰佩究竟如何由来,根本不清楚。有可能是偷来,诬告皇后娘娘和安宁公主的呢?依微臣看,此事恐怕是有人别有用心,想要借由一个凤凰佩来栽赃陷害皇后娘娘和公主啊!”
安宁公主也急忙开口:“是啊,父皇!安宁当真是冤枉的!”
“皇上,民女并无半点干政,若是几位大人不信,大可以请皇上盘问安宁公主手下的人!”慕云欢试探地望向苏舜,明显发现苏舜的眼神变了。
苏舜的眼神变得满是深意,甚至带着些许的责怪。
慕云欢跪在地上,匆匆低头,有点心虚。
果然,她就知道,她的这些小把戏能瞒过所有人,也瞒不过沈离夜和苏舜。
凤凰佩确实是她趁安宁公主不注意偷的,悄无声息地交代死士给藏起来的楚眉
苏舜好歹也是在先皇众多优秀的皇子中脱颖而出的,当然不是什么单纯无能之辈,前后联系一下恐怕就能猜出个七七八八。
这老皇帝,也是老狐狸一个!
安宁公主交代了,废后
“皇上,此事兹事体大,不仅涉及惠妃娘娘和肚子里的龙嗣,更是和皇后娘娘扯上了关系,您万万不可听信侯夫人一面之词啊!”
“是啊皇上!如此重大的事情怎可听信妇人之言,更是单单凭借一枚玉佩就咬定是皇后娘娘和安宁公主动的手?按照如此道理,岂不是惠妃娘娘手上握着谁的东西,就是谁对娘娘动的手吗?”
“依微臣的陋见,说不定就是侯夫人故意对惠妃娘娘下手,再凭借这玉佩栽赃给安宁公主和皇后娘娘呢!”
三位翰林大学士齐齐跪在地上,眼瞧着苏舜的脸色阴沉不好看,急忙开口为安宁公主辩驳。
苏舜却是敲着扶手,冷怒开口:“这凤凰佩,朕记得先皇送给皇后的吧?”
“回皇上,正是先皇在帝后大婚之时送给皇后娘娘的。”王公公一瞧就知道苏舜的想法,立马开口接话。
“那为何各位卿家都在为安宁辩白?”苏舜神色如常,没有半点异色。
王公公一听,眼观鼻鼻观心地顺势回答:“皇上您贵人多忘事,这玉佩早在安宁公主出生时,皇后娘娘就已经送给安宁公主了。”
苏舜眉梢一挑,状似无意地问:“朕怎么记得,皇后出宫之时将凤凰佩带走了?”
“许是皇上这几日太过劳累,记错了吧。”王公公从善如流。
安宁公主听见苏舜和王公公的话,几乎是下意识地抬头望向他们,眼眸中满是不可思议。随即取而代之的是冷漠和自私的微光。
这对话听着,慕云欢都忍不住皱了皱眉,忍不住开始猜度弦外之音。
苏舜眯了眯眼睛,满是危险地望向方丞相:“不知方爱卿,对此事可有什么不一样的见解?”
闻言方丞相挂着温和的笑,上前一步声援安宁公主:“皇上,依微臣陋见,此事真相究竟如何,现在大家种种猜测,说法众多不一,左不过也是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罢了。三位学士大人也是为了国之安稳,此事一旦涉及到皇后娘娘,那便是国母德行亏损,便不再是小小的后宫争风吃醋之事。而侯夫人与惠妃娘娘交好,两人情同姐妹,所以向来都是同仇敌忾也属正常。皇上若想要个明明白白的真相,不如命暗羽卫私下去查,总也好过臣等在此处争论。”
说着,方丞相走上前两步,好心地提醒:“微臣愚见,其实此时最重要的并不是一味执着于谁要害惠妃娘娘和龙嗣,就算真的查出来了,左不过也就是按照刑罚处罚,眼下最为重要的是惠妃娘娘和肚子里龙嗣的平安,母子平安才是最好。”
苏舜满眼冰冷的怒气,仿佛方丞相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。
慕云欢算是明白了,方丞相今晚为什么要带这三个废材进宫,他们三个唱白脸,试图扭曲事实将罪责推到她身上。
方丞相则是看准时机唱红脸,一番看似「剑走偏锋」的话,试图用三言两语调转枪头,让苏舜减少对凤凰佩的关注。
他倒是聪明,但她不会任由他操纵局面。
“方丞相当真是宽容大方的脾气,连不需要关注凶手这种话都能一本正经地说出来,果真不同凡人。我倒是好奇,若是有人想要置你于死地,方丞相就不会找人查出对方是谁?而是一天天得过且过的,数着日子庆祝自己没死?那贼人别有容易,若那贼人当真是图谋社稷,妄图以后宫动摇前朝,那他今日能够刺杀惠妃娘娘和龙嗣,明日就能够刺杀皇上,后日就可能暗杀方丞相和三位大人!长久下去,整个大宋朝堂岂不是人人自危?”
慕云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