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二个看着手痒,也都下场玩了一局,即便阿柳中途提醒:“眼下赢的,尽够几位郎君吃饱了。”仍然挡不住客人们的热情。
&esp;&esp;玩这个,有人手气好,赢得二三十个,有人手气般般,只得数个,却也不生气,图一乐呵嘛。
&esp;&esp;裴五娘当然不会跟那些人一样大呼小叫地挤在一起,虞蘅得空了,专门拿一副模子来与她玩,裴五娘赢得十二个,加上卞九娘赢的八个,一起煮来。
&esp;&esp;不大会儿功夫,虞蘅便煮好了送来。
&esp;&esp;一碗甜软汤圆,汤底清澈,给裴五娘她们这一碗还加了些桂花蜜,里面飘着零散桂花。
&esp;&esp;汤圆皮薄而滑,白如羊脂,泛着淡淡玉泽,随着羹匙搅动在汤水中浮浮沉沉。
&esp;&esp;裴五娘轻轻咬开一个,雪白的皮子破了口,沙软浓黑的芝麻馅儿立刻流出来,来油香四溢,糯而不黏。
&esp;&esp;再咬下一个,是油润绵软枣泥馅,吃着着实好,很香甜。
&esp;&esp;许是这汤圆包得秀气,馅儿口味又多,倒不那么容易腻,两个人分食,卞九娘吃得略多一点,竟然吃光了。
&esp;&esp;卞九娘这会子又庆幸:“幸好方才五娘拦着我,没叫我在市井摊子上吃饱了。”
&esp;&esp;卞九娘是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,没什么贵女架子,虞蘅也很喜欢与她打交道。见她喜欢,虞蘅便包了些生汤圆,让她带回去当宵夜点心。
&esp;&esp;提到宵夜,裴五娘心中一动,也向她讨了些,虞蘅这两晚光卖汤圆与屋外对对碰游戏的进项就不少,自无不肯。
&esp;&esp;送走两尊大神,虞蘅终于可以歇一口气,而后便招呼新客人。
&esp;&esp;一个熟客自外走进来,与她打招呼:“虞娘子怎么不去看灯?”
&esp;&esp;虞蘅苦笑侧开身子:“您看看。”
&esp;&esp;那熟客笑笑:“虞记买卖红火,虞娘子更开心才是。只是可惜了,城楼处好热闹!”
&esp;&esp;店里其余人连忙打听:“有甚么热闹看不成?”
&esp;&esp;熟客讲起八卦来,眉飞色舞:“方才官府在那发买市钱,有人假模作样混在队伍里,领了好几回,被人给捉个正着!”
&esp;&esp;众人扬眉:“嚯!”
&esp;&esp;“好在裴府尹不计较,后来才知道,原来官家便站在城楼上,后面还给大伙分酒喝哩!”
&esp;&esp;众人拍大腿:“嗬!”
&esp;&esp;那可是御酒!
&esp;&esp;有人饭也不吃了,匆匆忙忙起身赶去凑热闹,分一杯酒。
&esp;&esp;今夜灯市通宵达旦,待店里人少了些,没那么忙了,虞蘅便让几个小的也出去看灯猜谜,不到半时辰,竟然拎回来一串七八盏灯,有绢的、有羊皮的、还有藤编的滚灯。
&esp;&esp;阿柳惊讶:“铁公鸡舍得拔毛了,买回来这么多灯笼?”
&esp;&esp;阿盼嗤道:“你少鼻孔里瞧人,我这是猜谜赢来的!”
&esp;&esp;随即将最漂亮一盏下缀流苏的珠灯捧到虞蘅面前,献宝似的:“蘅娘子瞧,这是我专程留给你的。”
&esp;&esp;阿柳、阿玲、兰娘也都各得了一盏,就连阿桃跟苏静云的都有。
&esp;&esp;虞蘅摸摸那灯上珠饰,不便宜呢!
&esp;&esp;“竟不知,你还有猜灯谜的本事?”拿人手短,阿柳得了好处,语气也客气许多。
&esp;&esp;阿盼得意:“那些话本子凡是上元节,佳人娘子必得逛灯会、猜灯谜、遇情郎,我一看,与咱们这市井里头灯谜大差不差,连猜带蒙便也出来了。”
&esp;&esp;虞蘅也笑起来,阿盼看的那些个话本子竟然能在这种场合发挥作用,果然只要存了肯学习的心,一切皆为我师。
&esp;&esp;因那盏无色妆染的羊皮小灯球儿着实精致漂亮,阿柳对阿盼破天荒地和颜悦色起来:“今日剩的乳糖圆子,给你炸了吃。”
&esp;&esp;阿盼强调:“我要裹豆粉,多多地裹。”
&esp;&esp;裴五娘回了家,叫人将汤圆都给煮了,两碗给裴府尹跟裴夫人送去,一碗给便宜兄长,还有一碗,则叫了个腿脚麻利的小厮,送去王家给王二郎。
&esp;&esp;春闱在即,便是平日再吊儿郎当的士子,也认真起来。去岁通过胄试的裴垣、王献等人,过年期间被长辈们抓着考六论与策论,大节下的也没能休息。
&esp;&esp;裴五娘志得意满地躺进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