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包括九皇叔都在为此事头痛。
&esp;&esp;如果他们再弄不到银子,下个月就没有粮食送到边疆去了。
&esp;&esp;是的……
&esp;&esp;他们萧王府,要为边疆三十万大军筹粮。
&esp;&esp;因为,朝廷不给他们粮草了。
&esp;&esp;不是现在不给,而是自半年前,四国在边疆的战事接近尾声,朝廷就不给边疆送粮草,军饷也被扣了下来。
&esp;&esp;他们多次上书,让朝廷拨粮草、军饷下来,朝廷根本不回复,无视边疆三十万大军,一粒米一个铜板都不给边疆送。上折子给朝廷,朝廷的批复永远是,让九皇叔回京复命,朝廷会另外派人来,接收边疆的大军。
&esp;&esp;可当时,四国的战斗虽已至尾声,但南越、西楚、北庆还有一战之力。
&esp;&esp;九皇叔那个时候,要听从朝廷的安排,丢下过境的一切,直接回京复命,那他们先前的努力都白费了,十几万人也白白牺牲了。
&esp;&esp;当然,九皇叔也不可能,把自己亲手带起来的兵,拱手相让。
&esp;&esp;边疆的兵马,是九皇叔一手带出来的,他们只认九皇叔,不认朝廷,皇上早就对此不满了。
&esp;&esp;皇上也从来没有掩饰过,他对九皇叔的不满,他容不下九皇叔。
&esp;&esp;一旦九皇叔把兵权交出去,九皇叔也就没命了,跟着他的人也不会好下场。
&esp;&esp;于公于私,这兵权九皇叔都不能交。
&esp;&esp;为了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,也为了自己与手下人的身家性命。九皇叔没有回京复命,而是自己想办法筹集粮草与军饷,硬生生扛了半年,扛到他们把南越、西楚与北庆全打趴下了。
&esp;&esp;他们取得了胜利,将南越、西楚与北庆三国的联军打了回去,守住了边疆,也为死在战场的十几万袍泽报仇了,可是……
&esp;&esp;九皇叔的家底,也因这一场战斗,彻底打空了。
&esp;&esp;撑了半年,九皇叔再筹集不到粮草了。
&esp;&esp;战争一结束,那些粮商就不约而同地,拒绝与他们交易。
&esp;&esp;他们试着变换身份,可那些人同样拒绝,说是上面发了话,不允许进行大量买卖粮食,尤其不能往边疆送粮,抓到了灭九族。
&esp;&esp;那些粮商没有说,上面的人是谁,但能灭人九族的,能有谁呢。
&esp;&esp;当初,九皇叔为了边疆三十万兵马,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,选择不理会朝廷的命令,硬扛了半年。
&esp;&esp;现在,九皇叔为了边疆三十万兵马,不被活活饿死,选择妥协了,接受朝廷在军中安排监军。
&esp;&esp;可是……
&esp;&esp;九皇叔的退让,并没有换来皇上的仁慈,也没有换来皇上的高抬贵手。
&esp;&esp;皇上派去的监军,一到边疆就故意挑事,以边疆的将领不尊重他为由,要斩杀边疆的将领。
&esp;&esp;边疆的将领们,都是真刀真枪,用命打出来的前程,他们确实没有把朝廷派去的监军当回事,可凭这个就要杀他们,将领们也不干呀。
&esp;&esp;在监军半步不退,非要斩杀不敬他的将领时,边疆的将领们,联手把监军给宰了。
&esp;&esp;杀了朝廷派去的监军,哪怕将领们再有道理,那也是以下犯上,按朝廷律当斩。
&esp;&esp;可边疆的将领,每一个都是跟着九皇叔打出来,说一句全是九皇叔的心腹也不为过。
&esp;&esp;九皇叔自然不能看着他们白白牺牲,自然要保他们。
&esp;&esp;可朝廷死了一个监军,又拿捏了粮草这个命脉,更不可能退让。
&esp;&esp;兵部尚书直接说了,九皇叔要粮草可以,先把犯上闹事的将领全部交出来。不交人,朝廷就绝不会给他们发军饷与粮草。
&esp;&esp;九皇叔自是不肯交人,朝廷有了理,就更不肯给粮草了。
&esp;&esp;双方就这么僵持着,可有人眼睛的人都知道,继续僵持下去,撑不住的只有九皇叔。
&esp;&esp;毕竟,东陵已经把南越、北庆和西楚三国打怕了,短时间内不会有将士,朝廷根本不担心无兵可用。
&esp;&esp;至于兵变?
&esp;&esp;皇上倒是希望九皇叔兵变呢,一旦九皇叔起兵造反,皇上就能名正言顺地杀了九皇叔。
&esp;&esp;要知道,九皇叔手上,只有三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