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耽美小说>情欲小说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>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111节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111节(1 / 2)

&esp;&esp;目前宝钞发行多少,全凭皇帝一个人说了算。

&esp;&esp;有时候封赏功臣,一次就能撒出去上百万贯。

&esp;&esp;如果这一点不改,新钞也维持不了多久。

&esp;&esp;但,谁敢把发行宝钞的权力,从皇帝手里要回来啊。

&esp;&esp;活腻了吗?

&esp;&esp;不对,曾泰忽然想起一件事情。

&esp;&esp;金钞局,莫非……

&esp;&esp;第119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

&esp;&esp;金钞局的职能是什么来着?

&esp;&esp;管理宝钞的发行和流通,以及了解地方经济情况,确定宝钞发行量。

&esp;&esp;如果我没记错的话,是这样吧?

&esp;&esp;那岂不是说,陛下不会再和以前那般,随心意发行宝钞,而是有依据的发行吗?

&esp;&esp;如果这个猜测是真的,如果陛下能做到,那……

&esp;&esp;越想曾泰就越激动……宝钞真的就全面盘活了。

&esp;&esp;可皇帝到底是不是这个意思呢?

&esp;&esp;想到这里,他一咬牙出列,道:“陛下,臣方才想起金钞局的一个职能,确定宝钞发行量。”

&esp;&esp;“臣斗胆,敢问陛下此言何意?”

&esp;&esp;朱元璋颇有些意外,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人,留意到这个问题了。

&esp;&esp;本来他还想着,曾泰在户部尚书的位置上,坐了也有大半年了,也是时候更换掉了。

&esp;&esp;这也是洪武朝的一大特色,六部尚书替换的那叫一个快,大多都是一年半载就换了。

&esp;&esp;能做满三年的,凤毛麟角。

&esp;&esp;原因自然是不信任,怕这些人在高位上太久结党营私。

&esp;&esp;不过这个曾泰的能力确实不错,有忠心还敢于直谏,就再让他多当一些时日吧。

&esp;&esp;曾泰还不知道,就因为一个问题,他保住了尚书位置。

&esp;&esp;朱元璋这样想着,看曾泰就愈发的顺眼,说道:

&esp;&esp;“就是字面意思,以后发行多少宝钞,需要有依据。”

&esp;&esp;“而这个依据,就是金钞局给出的数据。”

&esp;&esp;顿了一下,他又补充了一句:

&esp;&esp;“户部掌管国家钱粮,每年也要提供一次数据,与金钞局做对照。”

&esp;&esp;“如此才能计算出更准确的发行量,避免通货膨胀……也就是宝钞太多。”

&esp;&esp;见事情果如自己所想,曾泰心下无比激动:

&esp;&esp;“陛下圣明。”

&esp;&esp;“若依此法,再有宝钞纳税,兑换物资……”

&esp;&esp;“建立宝钞信誉,有望矣。”

&esp;&esp;其他人也渐渐反应过来,无比的震惊,没想到皇帝竟然自缚手脚?

&esp;&esp;还有金钞局,原本大家以为,就是皇帝弄来监视地方的。

&esp;&esp;没想到竟然是这个用处。

&esp;&esp;群臣对金钞局的观感,顿时就得到了扭转。

&esp;&esp;虽然还是有监视地方的功能,可主要职能是估算宝钞发行量。

&esp;&esp;比起单纯的特务机构,更容易被大家接受。

&esp;&esp;有了金钞局的数据,不说让宝钞和铜钱一样流通,至少不会再和之前那样快速贬值。

&esp;&esp;说不定,钱荒的问题真就可以在本朝得到解决。

&esp;&esp;“陛下圣明。”

&esp;&esp;群臣纷纷赞颂。

&esp;&esp;同时也为曾泰的胆量感到佩服,能看出其中的奥妙不说,关键是敢追着皇帝问。

&esp;&esp;王时看着这个竞争对手,也发自内心的敬佩。

&esp;&esp;他知道,自己做不到。

&esp;&esp;自己不如他多矣。

&esp;&esp;新宝钞,更加合理的制度,彻底说服了群臣。

&esp;&esp;纵使还有人不看好,却也不愿意和这么多人唱反调。

&esp;&esp;回收旧钞,提振百姓对宝钞的信任,获得了通过。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