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耽美小说>情欲小说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>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15节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15节(2 / 3)

夷懂得了华夏历史,从而凝聚了人心。”

&esp;&esp;“我在江南能如此顺利的收服四夷之心,也多得益于此书的传播。”

&esp;&esp;“《防疫手册》、《防虫论》,让百姓知道如何保护自己……”

&esp;&esp;“这都是教化之功,百姓学习了这些东西,也没有起来造反啊?”

&esp;&esp;“我大明要开创前所未有的盛世,就不能走前人的老路。”

&esp;&esp;“我们要试着走出一条新路子。”

&esp;&esp;朱元璋不禁点头,说别的他或许会不认同,会反驳。

&esp;&esp;可《华夏简史》这个,他确实无话可说。

&esp;&esp;这本书起到的效果,超乎了他的想象。

&esp;&esp;为大明处理四夷事务,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

&esp;&esp;而且这本书还在持续起作用,为民族大融合创造条件。

&esp;&esp;这确实是典型的教化案例。

&esp;&esp;朱雄英越说越兴奋,侃侃而谈道:

&esp;&esp;“我曾经和很多官吏聊过,他们都认为不可让百姓知道天地之大……”

&esp;&esp;“虽然他们给自己找了很多光鲜的理由,但说到底还是怕百姓串联到一起造反。”

&esp;&esp;“但这不过是朝廷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。”

&esp;&esp;“事实上,哪一次百姓造反,不是流窜数省之地,裹挟无数百姓?”

&esp;&esp;“最后搅得天下不宁,甚至有失国的危险。”

&esp;&esp;“普通百姓被愚弄,确实没有大明一体的意识。”

&esp;&esp;“主动造反的野心家,又岂会不知道?”

&esp;&esp;“愚弄百姓的好处确实有,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朝廷和衙门的管理。”

&esp;&esp;“但由此带来的害处也更大,人心因地域分割,就是其中之一。”

&esp;&esp;“景恪一直很鄙视赵宋,可我读南宋史却发现,他们也曾经想过要北伐。”

&esp;&esp;“但每一次还在准备阶段就失败了。”

&esp;&esp;“这其中固然有保守派在阻挠,但民心不支持才是最主要的。”

&esp;&esp;“南方百姓并不想北伐。”

&esp;&esp;“打仗消耗的是自家的钱粮,死的是自家的汉子……”

&esp;&esp;“将中原之地打回来,还要出钱出粮支援建设。”

&esp;&esp;“那干脆给金、元朝贡,用钱粮换取和平,不是一样的吗。”

&esp;&esp;“这和大明当前情况何其相似?”

&esp;&esp;“北方人时刻面临北元威胁,支持朝廷北伐。”

&esp;&esp;“南方人没有切肤之痛,就很不以为然。”

&esp;&esp;“因为您是开国之君,能压的住这些反对声。”

&esp;&esp;“后世子孙呢?恐怕也会面临和南宋一样的局面。”

&esp;&esp;“一旦北方有变,南方更愿意关起门过日子,而不是支持朝廷打仗。”

&esp;&esp;朱元璋冷哼一声,说道:“百姓不过是井底之蛙,愚不可及。”

&esp;&esp;朱雄英反驳道:“百姓的‘愚’是谁造成的?难道他们真的天生愚钝不可教化?”

&esp;&esp;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,朝廷一边愚弄百姓,却又希望百姓能明大义这何其可笑。”

&esp;&esp;朱元璋脸色一黑,要不是因为你是咱大孙子,看老子怎么收拾你。

&esp;&esp;不过心中有气,总是要撒的。

&esp;&esp;于是他目光一转,看向陈景恪:“这都是你教他的?”

&esp;&esp;陈景恪连忙摇头:“不是不是,这都是陛下、皇后、太子和大本堂诸位先生教的。”

&esp;&esp;“我就是一个小小伴读,陪太孙读书的,怎么敢妄言教太孙。”

&esp;&esp;朱元璋气道:“放屁,咱啥时候教他这么和长辈说话了?”

&esp;&esp;“都是你小子将咱的乖孙给带坏了,扣你一个月的俸禄,已做惩罚。”

&esp;&esp;陈景恪:“……”

&esp;&esp;朱雄英翻了个白眼,继续说道:

&esp;&esp;“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,前人已经给我们指明了道路。”

&esp;&es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