任知府的瞎胡闹。
&esp;&esp;昨日卢阳王纳妾,南山府48位官员过府祝贺,他们跟卢阳王搞好关系,为的是谁啊?为的不是南山五百万百姓能少交点水费吗?
&esp;&esp;这位知府怎么搞的?
&esp;&esp;就因为这些人没有给他脸面,一晚上撤了48个官员,都是县令以上的大官啊,这不是打卢阳王的脸吗?
&esp;&esp;他老人家眼中如何容得下沙子?所以今天就断水了。
&esp;&esp;有这样的狗屁知府,南山府还有什么盼头?
&esp;&esp;这话一出,立刻流遍全城,流遍整个南山府各县,无数人怒火冲天,各地选择族老,随时准备入府衙……
&esp;&esp;一场风暴第一时间席卷整个南山……
&esp;&esp;林苏和贺心宫一个起落就站到了卢山之上。
&esp;&esp;他们脚下就是阳湖水。
&esp;&esp;百里阳湖,万丈卢山,共同组成了这片天地的秀美山川。
&esp;&esp;此刻已是深秋,天高云淡。
&esp;&esp;林苏遥视阳湖四周,三面环山,两个缺口。
&esp;&esp;一个缺口就是面向南山府的。
&esp;&esp;此刻已然堵上,没有人来人往的施工场景,只有一个修行人,傲立缺口之上,这段缺口,分明是一截山体。
&esp;&esp;此人气度沉雄,就如同立于缺口之上的一座高峰。
&esp;&esp;“象天法地,一剑搬山!”林苏淡淡吐出八个字。
&esp;&esp;贺心宫心头猛地一震:“大人,今日阳湖之堵,是此人所为?他是象天法地境界?”
&esp;&esp;“正是!”
&esp;&esp;贺心宫心头大凉:“世言卢阳王广收江湖奇士,手下竟有象天法地?”
&esp;&esp;“于皇室而言,象天法地也并不稀奇。”林苏打量那道缺口:“我观这道缺口,一开始就并非天然形成。”
&esp;&esp;“正是,这道缺口,其实也是卢阳王的手笔,事情还得追溯到二十年前,那个时候,卢阳王刚刚封王,来到封地……”
&esp;&esp;第568章 昔日知府
&esp;&esp;卢阳王是当今陛下的兄弟,自然也是先皇的兄弟。
&esp;&esp;先皇就位之时,他就被封卢阳王。
&esp;&esp;他当时的封地,并没有阳湖,只有卢山和阳江,他到达之后,上奏先皇陛下,称下方河道年年受灾,他既然受封此地,当为民造福,请求朝廷下拔专款,建一防洪大坝,先皇陛下下圣旨褒之,拔白银百万两,整治灾情。
&esp;&esp;卢阳王怎么干的?
&esp;&esp;高价请来一名修行高手,一剑搬山,化为大坝。
&esp;&esp;此事在当时还惊动了陛下,但陛下也只是一笑置之。
&esp;&esp;毕竟动用民工做坝,和请修行高人一剑搬山,本质上是一样的,也无人追究此事。
&esp;&esp;先皇在位之时,这座阳湖还真的给当地百姓带来了福荫。
&esp;&esp;也根本没有卡脖子、收水费这回事。
&esp;&esp;但先皇驾崩之后,卢阳王就变了脸,当今陛下对此睁只眼闭只眼,才导致如今这步田地……
&esp;&esp;林苏心头大浪翻滚……
&esp;&esp;有句话说得好啊,江湖中的事情,根源往往是在朝堂。
&esp;&esp;卢阳王祸害南山府,根源是皇室。
&esp;&esp;他敢于如此胡作非为,想必当年也是陛下夺位的功臣之一,作为一位王爷,助陛下登基,陛下投桃报李,默许他的胡作非为。
&esp;&esp;这样的事儿,陛下干得太多了。
&esp;&esp;大隅助他夺位,他默许大隅占四镇,不,在大隅那边恐怕还不是默许,是明许!
&esp;&esp;丁继业为他夺位出谋划策,他默许丁继业在三平县圈地,一家独占四成!
&esp;&esp;卢阳王大概也助了他,所以,他默许卢阳王收水费,卡住南山府的脖子一卡就接近十年!
&esp;&esp;“大人今日现场看阳湖,想必是动了什么脑筋。”贺心宫道:“但请恕下官说话不中听,卢阳王树大根深,身后尚有太子撑腰,大人想对付他,几乎不可能。”
&esp;&esp;“几乎不可能?那不还有一线机会可能吗?”林苏哈哈一笑:“贺大人你对本府有这番信心,颇为难得!”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