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一敬诸圣,二敬皇朝,三敬同道。
&esp;&esp;林苏必须承认,以孝道为根基的文道中人,礼数上是丝毫都找不到瑕疵的。
&esp;&esp;三礼毕,论道始……
&esp;&esp;“有子曰:其人也孝弟,而好犯上者,鲜也,不好犯上,而好作乱者,未之有也,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,孝弟也者,其为人之本与?”
&esp;&esp;开篇即圣言。
&esp;&esp;什么意思?
&esp;&esp;意思就是:孝顺父母,顺从兄长,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的人,很少见,不喜欢触犯上层统治者,而选择造反的人,是从来没有的,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事务,根本事务做好了,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建立了,孝顺父母、顺从兄长,这就是仁的根本啊。
&esp;&esp;他开篇就将孝与仁结合起来。
&esp;&esp;立意颇高,而且无可辩驳。
&esp;&esp;但林苏入耳,却感受到了浓浓的不对味。
&esp;&esp;天下人都知道我林苏后脑生反骨,天下人都知道我喜欢触犯统治者,你来上这么一论,触犯上层统治者的人,不仁不孝?!
&esp;&esp;我这是直接向我开炮啊!
&esp;&esp;好,那我就看你有什么样的高论……
&esp;&esp;然而,没什么高论!
&esp;&esp;江如岳后面的展开,林苏大失所望……
&esp;&esp;他的孝,非常表面化。
&esp;&esp;父母在,膝前尽孝。
&esp;&esp;父母言,恭耳聆听。
&esp;&esp;父母命,尽皆从。
&esp;&esp;父母逝,子女建屋居之,守灵。
&esp;&esp;守灵之时,禁绝丝竹。
&esp;&esp;守灵之时,更禁荤腥淫……
&esp;&esp;他每一种孝,都有详细事例,他亲身体验的东西,拿出来说显然也是极有底气……
&esp;&esp;不知何时,论道台上,青莲隐隐……
&esp;&esp;江如岳唇齿生花……
&esp;&esp;下方众人如闻大道,听得津津有味……
&esp;&esp;必须得说,江如岳的口才极好,极有煽动性,他将自己对母亲尽孝的事例详细列举,以圣人圣言高度概括,一方面解释了圣言,另一方面践行了圣言,对于这些同属圣道熏陶的大儒而言,那是极有说服力,只言片语传于院墙之外,院墙外那些马上就要踏入科考场的学子们,更是如闻大道,点点丰满着他们的《圣言注》……
&esp;&esp;理论性、实际应用案例、科考上的实用性……
&esp;&esp;论道的高层境界就这样慢慢展开……
&esp;&esp;章浩然目光投向林苏,带着几分担忧……
&esp;&esp;在他们看来,今日的行动太难了。
&esp;&esp;江如岳是论道宗师级别人物,贡院论道于他又有着特殊含义,在这样的情况下,他不可能失言,林苏如果想找他的漏洞,搅局论道台,太难了。
&esp;&esp;一个搞不好,自己一头栽进去,而江如岳,稳如泰山。
&esp;&esp;时间一分一分过去,论道已过半。
&esp;&esp;场中鸦雀无声,只有越来越浓的圣道之光笼罩论道台,江如岳论道的间隙,目光偶尔投向林苏所在的方位,也带着越来越明显的居高临下。
&esp;&esp;他虽然跟林苏从未有过半分交集,但是,可不意味着他真的不知道林苏。
&esp;&esp;踏入京城的第一夜,就有人跟他说过,要防着林苏!
&esp;&esp;今日林苏真的到了!
&esp;&esp;他也在内心深处悄悄设防!
&esp;&esp;目前进展良好,论道已过半,论道台上他已经步步生莲,论道台上大势已成!
&esp;&esp;在这种情况下,林苏没办法搞破坏。
&esp;&esp;他只要打断他的论道,就是文道之公敌。
&esp;&esp;林苏没有打断他。
&esp;&esp;只是静静地听着……
&esp;&esp;江如岳一颗心完全放下,后半段的论道更加放得开,讲得更加生动,论道台上,他每一步踏出,都是朵朵金莲,他的声音出口,也是一圈圈文道圣光……
&esp;&esp;论道至此结束,满场喝彩……
耽美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