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秋却没看见他儿子已经站在边上扯嘴角了。
“杨初夏,你家几个孩子?”
前一个问题还没缓过来呢,沈秋又跳到另个问题上了。
“四个!”
刚回答完,就见沈秋得意又骄傲的笑了,“我家五个孩子,三个儿子两个闺女。”
总有一样可以比过杨初夏了,她能不骄傲么。
杨初夏嘴角扯扯,算是明白为什么这么问了,当年可是要和她比孙子的,现在不比孙子,改比孩子多了啊。
☆、 回到杨树村
突然就觉得怪没意思的。
“你厉害!恭喜你!”
沈秋又笑了。
她儿子实在看不下去他娘那个样子了,扯了扯她的衣袖,“娘,咱能回家么?”
“回什么回?”沈秋甩了甩衣服,“多嘴多舌,没看见娘正和人说话呢?”
“娘,您能有点眼色不?”男孩大叫,“这是在酒楼门口,没看见人家要进去吃饭啊?你拦着说什么话呢?”
沈秋陡然察觉到了自己的不妥之处,可这熊孩子说话也太不给自己面子了。
然她儿子不给她面子的话还在后面呢,“还有娘,您傻不傻、愣不愣啊?哪有一上来就问人家被罢官没有的?再说了就算他被罢官了也轮不到你照顾。你说的这个什么杨初夏不就是那个长宁侯的夫人么?长宁侯的大小舅子都在朝堂呢,人家儿子还有什么亲戚来着,那么多,用得着你管闲事?”
“还有还有,你看他身上那玉佩,一块都能买咱家三个铺子了,你就别操闲心了,赶紧走人吧啊。”
说完拖着沈秋就上了旁边的马车。
等马车走起来,这孩子又挑了车帘,尴尬道,“那个啥,我娘脑子不太好,你们别计较哈。”
站在酒楼门口的杨初夏和叶子安面面相觑。
“走吧,别愣着了。”
上了二楼包间,叫好了菜,杨初夏才叹道,“沈秋儿子可真是彪悍啊。”
“挺聪明的一个孩子,观察力也不错。”顿了下又道,“就是和宏俊性子有些类似,没大没小的,估计在家中被宠的够呛。”
“也许吧,不过这沈秋还真是有意思。”杨初夏笑了,“一把年纪了还喜欢攀比。”
“对了,你刚才为什么说你被罢官了?”
“咱们回来又没瞒着,到时大小官员都过来拜访,你不嫌烦呀?”
“还是你考虑的周全。这样在他们没搞清楚状况之前,是不会来打扰咱们了。”杨初夏将筷子烫了一下,递给叶子安。
“这家酒楼的菜不错呢,不比聚得楼的差。”
“味更淡一些。”
杨初夏点点头,“我还挺喜欢的。”
“喜欢以后常来。”
“……”
饭后,两口子就没在镇上继续停留了,便让马车一路往杨树村赶。
走过李家村的小桥,前面也就是杨树村了。
“你瞧前面那扛铁锹的是不是我四叔?”
叶子安伸过头去,从后面看,还真有些像杨小川。
“好像是。”
“四叔,四叔……”
杨小川扛着铁锹一手拿着烟枪,缓缓回头,见到挥手的杨初夏,陡然睁大了眼睛。
“夏夏?安哥?你们怎么回来了?”
杨初夏已经从马车里下来了了,“我们以后就在杨树村生活了。”
“咋不去京城了?是出啥事了?咳咳……”
“没出啥事。”杨初夏瞧他急的都呛了烟,叶子安上前帮他拍拍,“我们就是不想在京城住了,想家了,便回来了。”
“没事就好,没事就好。”
杨小川又道,“咱们这都讲究落叶归根,是要回来的。”
☆、 杨立春的孙子
“是呀,我们就是这么想的。”杨初夏点点头又问,“我娘他们身体可都还好?”
“好着呢,咳咳,你娘还说去浙江帮青童看孩子呢。”杨青童前年从江苏的知州升了浙江知府,去年洛霖雨刚生了最小的一个儿子。
王氏还没见过,便一心想过去看看。
“辛亏我们早回来了,不然可见不着他们。”
“不会。”杨小川摆摆手,“你爹不让她去呢,说路途遥远,又一把年纪了,万一路上有个好歹,还得连累你两个弟弟回乡守孝。”
“我爹倒是想的长远呢。”
“可不是么。”
一路走回村,远远的看着,村里的变化挺大,房子比以前多了,也比以前好了,一眼望去家家户户都是青砖大瓦房,有的家连院子都是青砖的。
村里的学堂就建在村口,从旁边经过还能听见郎朗的读书声。
“夏夏,夏夏你咋回来了?”说话的是大伯娘刘氏。
“大伯娘,是我。”杨初夏笑着上去扶她一把,这些年刘氏老的挺快,腰都弯了,“您怎么
耽美小说